
总耗资约34亿令吉,隆市6像防洪计划近乎完工,5个经已投入操作,隆市[水泽国]噩梦暂且告一段落!
耗资3 4亿令吉实施6项防洪工程,总让隆市摒除[逢雨必灾]负面形象,今年7月至今再未听闻隆市中心闪电水灾情况,惟现为12月份雨季时节,正好是验收防洪计划奏效与否的关键时期。
隆市6项防洪计划分几个阶段进行,至今几乎全数完工,仅剩下白沙罗河域防洪计划仍在进行当中,当精密隧道封闭通车进行排水工作时,殊不知其他防洪系统亦开始投入操作,一并解决隆市水患问题,过程中居功不少。
其实,防洪计划奏效,受惠的莫过于隆市民众,而防洪工作的成功,也意味着日后维修及操作上必须更加用心,以免34亿防洪计划仅沦为[昙花一现]的情况。

精明防洪隧道计划,隆市防洪立了大功。
(吉隆坡)耗资超过6亿令吉,巴都及增江地下隧道防洪计划经已竣工,多重[防护]有助隆市中心免于水患之灾!
据悉,这耗资超过6亿令吉的工程,在2004年中开始进行,本预计于2007年完工,惟过程中遭遇一些[阻扰],负责工程的承包商因为周转不灵,工程一度被迫停工,辗转间方由精明隧道公司接受完成。
这项工程目的如同精明隧道,旨在为解决隆市中心水患的大型防洪计划,隆市有了多重防洪保护,势必能一解水患困扰,摒除[大雨必灾]形象。
此外,此防洪计划将一并解决巴都及增江地区部分区域水灾问题,惟这却是次要工程,等至处理完所有后续工作,即会交由直辖区水利灌溉局接受管理。
据悉,精明隧道主要控制巴生及安邦河域庞大水量;巴都及增江地下隧道及蓄水池则用以减少鹅唛、巴都、克罗及增江河水直接涌入市中心。
巴都蓄水池占地70公顷,储水量达450万立方米,而地下水道宽27公尺;增江蓄水池则由3个小型矿湖即南养湖、甘邦特丽玛湖及华友湖综合为1湖,约40英亩面积,储水量250万立方米,地下水道则宽11公尺。
巴都及增江防洪计划两条地下隧道分别长3。375公里及2。2公里,一旦鹅唛与克罗河达危险水平,即会[暂时]通过隧道江河水引进蓄水池,等至河域水位达安全水平,就会将池水排出。
此外,一旦下雨,两座蓄水池也能暂时舒缓北部河水冲力,先行收集上游水流,以避免造成下游排水系统负担。

精明防洪隧道计划耗资21亿6800万,自启用后大大解决隆市水灾问题,图为隧道关闭时作蓄水用途。
据了解,地下隧道及蓄水池测试工程正在进行,籍由雨季时节,用以测试他们的正常操作程序,再从中获取一些数据,以方便日后操作。
惟,现阶段虽由人手及机器操作,当一切数据及操作趋向稳定,则会改为自动模式,一旦水位达高水平,即会自行启动将河水引入蓄水池。

摘自:东方日报12/12/08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