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她的身份證與一般人無異,且同樣是藍色,唯一不同的是,其身份證多了4個紅色小格子,注定了其“永久居民”的身份。
當年因一個小小疏忽,不慎遺失身份證,導致身份180度轉變,只是以往為生活打拼,加上無受過教育,因而也沒多加理會。
不過,辛苦了大半輩子後,她突然改變想法,希望獲得藍色身份證,以便能夠申請護照,在有生之年出國遊玩,放鬆心情。
曾遺失藍色身份證
吳金娣在霹靂仕林河(Slim River)土生土長,早年因家境貧寒,不曾接受教育,因而成為文盲,無法讀書識字,也不懂得寫自己的姓名。
到了法定年齡後,她申請人生首張身份證,那是一張藍色的身份證,代表政府承認了其身份。
她回憶說,那個年代人們並無錢包,所有東西裝在褲袋內,某次她騎腳車到橡膠園時,或許是途中掉了身份證,導致她遺失身份證。
領紅色身份證不當一回事
事隔已久,她不記得當時有否報警,然而當申請補發身份證時,卻只領取紅色身份證,令她深感奇怪。
“不過,由於當時我甚麼都不懂,加上又不識字,因而沒多加理會,領取新身份證後也不當一回事。”
她表示,自嫁為人婦後,即全心為生活打拼,與丈夫一同從事建筑業,即使是女性,同樣必須擔泥挑水。
她指出,在過去數十年來,她不曾向政府機構提出任何申請,即使身份證為紅色,也不會為生活帶來影響。
“對貧困者而言,我們只關注三餐是否溫飽,能否養育孩子長大成人,身份證是藍是紅並無太大分別,更毋說出國旅行!”
姐弟倆持紅色身份證
吳金娣表示,其弟弟同樣持有紅色身份證,以往一名友人曾提醒她倆姐弟,申請轉換藍色身份證,以免往後引起不便。
為申請藍身份證,該友人陪同兩姐弟返回家鄉警局,以搜查身份資料,惟警局並無相關存檔,並指示兩人到國民登記局搜查資料。
在辦理申請過程中,友人不幸逝世,因而最終不了了之,有者表明可助她“解決問題”,惟因無法負擔相關費用,唯有作罷。
唯一願望出國旅遊
吳金娣表示,近來媒體大事報導公民權事項,加上友人的提醒,她才意識到取得公民權的重要性。
20年前為探望新加坡友人,她曾嘗試申請護照,經過多番嘗試後,終能如願以償,弟弟遂載送她去新加坡,此是她人生首次的出國。
她指出,若能取得藍色身份證,第一件事就是申請護照,然後出國旅遊散心,惟仍胥視家境狀況。
她感嘆,本身已活至70歲,人生夫復何求,唯一的願望是出國旅遊,即使無法負擔費用,也希望參與經濟旅遊配套。”
“此外,每逢大選時,朝野政黨提倡‘一票都不能少,若我取得公民權,必會履行選民之責,以善用手上一票。”
星洲日報/大都會‧2009.10.05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